首发:文文大保贝儿
一个能直接联系上公号主的保险自媒体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一个只写真实核保案例的保险博主。
这个文章,我们来和大家聊聊核保。
01
被拒保就永远买不了保险了?
我们被拒保,是因为曾经有检查异常的问题;
后续只要复查正常了,还是有机会正常买保险的。
“拒保”记录本身,并不会影响买保险、让我们没办法买保险的,是检查有异常,而不是拒保记录。
不要混淆了这么个逻辑关系。
很多保险产品的健康告知第一条,都是这样一段话:
“被保险人是否曾因健康原因被任何公司拒保、延期或非标准体承保?”
有些小伙伴就特别在意这一点,不敢轻易投保,生怕留下拒延加除记录,影响以后投保。
还有一些之前因为身体状况被加费、拒保的小伙伴,也纠结如何告知此项问询,而不敢再次投保。
其实,真的多虑了,曾经不代表现在、一家不代表全部,以前被拒保、延期了,同一家公司现在也有可能承保,被一家被拒延了另外的公司也有可能承保。
核保过不去、买不了保险,是因为身体有异常状况无法承保,而不是之前曾有过拒保记录。
曾经的“拒保记录”,不是导致未来依然买不了保险的原因。
买不了保险的根本原因,还是身体健康有异常。
大家一定要理顺这个逻辑。
很多人曾经被拒保,后面复查恢复正常之后,还可以继续核保、投保其他产品,完全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别担心。
02
核保会不会留记录?
关于“人工核保会不会留记录”这个事,有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就是所有的核保记录,只在你核保的这个保险公司有记录,不会行业共享。
另外我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如果体况实在堪忧,核保留记录,就是你投保的必然成本。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对于“必然成本”这件事上,真的不用太纠结。
核保,核不过去,没有保险可以买,没有保障,风险“裸奔”;
不核保,也就无所谓核的过去核不过去了,也是没有保障,依然“裸奔”。
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又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你能做的,不是去*、去问各种人找心里安慰,更不是轻信随便给你拍胸脯的人。
而是明确自己的身体情况,积极检查,找到靠谱的保险经纪人帮你核保,最大程度上的给自己争取好结果。
03
健康告知的诀窍
(1)未提及的疾病情况,不需要进行告知
读完了一遍产品的健康告知,发现自己的小毛病,比如说过敏性鼻炎,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也没有看起来能沾上边的疾病,果断选否。
但是像“贫血”这种,虽然很多人都会有,但只要健康告知问到了,也是需要告知的;
不过,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就是可能我们觉得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是有关系的:
这里提到的息肉、囊肿、肿块、赘生物,其实是包含了很多疾病的。
比如甲状腺结节,健康告知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这五个字,但其实甲状腺结节属于肿块,在实际投保重疾险时,甲状腺结节是一定要告知的。
还有像“左室假腱索”之类的问题,当然如果你要硬跟我杠,说健康告知里就是没有这五个字,确实是没有,但是,这个情况涉及“心脏检查异常”,健康告知是一定会问的,因此也需要进行告知:
(2)“看着有点儿像的”,要进行告知
健康告知里,可能没有“乳腺增生”这四个字,但是却提到了“乳房肿块”,并且后边还提到女性生殖系统症状或疾病,所以,如果有乳腺增生的情况,最好还是走智能核保告知一下的。
告知了也能标体承保,怕啥呢?
咱别给保险公司以后“找理由不赔”的机会,不就好了吗?
这种小问题,智能核保一般都能通过的,如实告知了,咱们心理也踏实,理赔也就万无一失了。
买保险,不就是为了这份安心吗?
还有涉及“疑似”的,也需要告知、
(3)已经治愈的疾病,需要告知
光问现在有什么疾病还不够,保险公司还经常会问到,是否曾经患过某种疾病。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要告知的。
比如曾经有过甲状腺癌的情况,当然是要说的。
还有像妊娠期糖尿病、孩子的生理性*疸这些问题,也是要一五一十的告诉保险公司的。
大家在买保险做健康告知的时候,切勿错告漏告,否则将来理赔时很可能被认为是隐瞒投保,产生纠纷。
04
被除外、加费了,还有必要买保险吗?
与健康体不同,非标体人群在投保时就不能单纯看保障了,要以自己的身体条件为主,优先选择符合承保条件的产品。
当你有多款产品都符合条件时,首选能标体承保的,哪怕需要加费,只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就不要犹豫。
其实在身体有异常状况的情况下,能加费承保,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被加费说明我们已经出现了较高的风险,如果现在不投保,以后疾病发展加重,说不定只能做除外或者直接被拒保。
而且,加费承保并没有缩小保障范围,依然是“标体承保”的,相比于责任除外的情况,加费承保显然对我们更有利。
要是碰到被“除外”的情况,别紧张,先多试几家,说不定就可以拿到标体的承保结论了、
如果选来选去,最后只剩除外承保的产品,也不要嫌弃它,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拿着钱也不好买保险了。
虽然对某个部位是免责了,但身体其他部位还都需要保障。
单个部位除外,也好过没有保险的保障、
大家一定要记得,非标体的投保优先级是:标体承保>加费承保>除外承保>啥都不买。
写在最后
人工核保,真的并不可怕。
为什么我不鼓励隐瞒告知,带病投保?
除了行业规范的原因外,更因为我不相信小概率事件。
即使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打官司的人胜算不小,但走到打官司这一步的概率太小了。
再者,保险公司也没那么弱,不要把保险公司都想象成“傻白甜”。
“不如实告知”、“骗保”的坏风气越严重,保险公司“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决心就会越高涨。
长此以往,对大家真的都没有好处,最终的后果,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担的。
如果说患病的人可怜,带着侥幸心理投保似乎“情有可原”。
那么,那些只是本本分分想要一份保障,却被保险公司“过度敏感”的风控系统拒保的用户,又该找谁诉苦呢?
如果对不知者的宽容之心,被越来越多的利用和曲解了,受害的是真正该被宽恕的人,最后连不知者都不再被原谅了。
做好如实告知,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