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在所有人群中(包括男性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位居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西方女性乳腺癌的终生累积风险可达10%,也就是说10个女性,会有1个女性在一生中某个时间患乳腺癌。中国女性乳腺癌风险相对较低,但也有报道北京地区女性累积到70岁时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也可达到3.6%。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升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担心罹患乳腺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生存,减少复杂的治疗(化疗、放疗等),减少患病的痛苦。如何在早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呢?以下内容将为您解答。
进行乳腺癌筛查前需要了解不同人群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根据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可分为一般风险和高风险女性。
一般风险的女性乳腺癌筛查的策略。
1.20~39岁: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2.40~70岁: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3.70岁以上: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他们的筛查策略有别于一般风险人群。那什么样的人群属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呢?
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定义(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
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主要判断内容如下:
a.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b.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c.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d.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3.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4.根据评估对象的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个人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活检次数等多个风险因子,利用Gail模型进行罹患乳腺癌风险评估。如果受试者5年内发病风险≥1.67%,则被认为是高风险个体。
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女性该如何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呢?
1.推荐起始年龄更早(40岁)开展乳腺筛查。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4.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5.必要时联合乳腺增强MRI。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自我检查(自我视诊、触诊)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但是可以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女性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建议绝经前妇女选择月经来潮后7~14d进行。
注明:本文筛查策略参考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