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医生“看病”,绝大部分的“病”是靠影像学等检查而“看出来”的。医学上要实现精准医疗,前提是精准诊断,而精准诊断正是靠影像学检查和化验检查等来实现的。必须强调的是必须注重各种医学影像检查之间的互补性,医学检查不是越贵就越好;必须合理选择各种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准确把握检查适应症,合理安排检查顺序,由简至繁、由无创至有创,选择能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应当以方便安全、痛苦少及费用低的检查作为首选。
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基础。影像诊断的正确对临床治疗具有导向指引作用,甚至决定着临床治疗的方向。若是一个疾病诊断就是错误的,沿着错误的方向怎么能治疗正确?最近我就遇到这样一个病例。患者是我村的一个熟人,她拿着外院的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结果让我解读。我看到她的乳腺彩超分级结果是4b,提示乳腺恶性肿瘤的概率是中等,但看到报告描述有多个大小不等囊性回声,我对诊断结果又生疑。我想再让患者在我院做一个,患者强调做彩超的医生是她同学,检查的相当认真、仔细。但是我始终对外院的诊断结果生疑。
图一第二天,医院彩超检查完毕后电话告诉我乳腺没有肿瘤,是脂膜炎。她给我发过报告(图二)后,医院诊断的不一样。她咨询我怎么办?我建议她再在我院做个乳腺彩超,医院彩超医生出具的报告,医院的相吻合。
图二
图三
同样是影像检查,但却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医院检查,依据第一次的报告会不会被做了乳腺癌手术?我想这是个问题。当然,影像诊断是可能性诊断,不能等同于以前称作金标准的病理诊断(最新版的病理学课本把病理诊断作为疾病最终诊断的标准,去掉“金”字)。但不能因为它是可能性诊断,就指引方向错误。乳腺癌和脂膜炎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古人云,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这是这个乳腺病变患者诊断“历程”给我的一点思考!
如何读懂乳腺影像学检查报告
现在,医院的乳腺钼靶片、B超检查和磁共振检查报告诊断为乳腺改变BI-RADS多少级,引起一些女性的无谓紧张,认为2级、3级就是癌症可能的2期、3期。其实,BI-RADS即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这样的报告更加规范化。其各个分级意义如下:
0级:需要召回,结合其他检查后再评估。说明检查获得的信息可能不够完整。
I级:未见异常。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III级: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这一级恶性的比例小于2%。
IV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明确。
IVa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低。
IVb级:倾向恶性可能性中等。
IVc级:倾向恶性可能性高。
V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VI级: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声明:请勿对号入座。文中观点是自我观点,亦无相关利益冲突!
杏林春暖九天揽月您的赞赏,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