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燕山医话》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男性前列腺增生的问题。
在我的案头上,有一张方子。这就是,苦参、*连、*柏、*芩四味药,各12克,水煎服。
对,就这么简单。
这方子,是我偷学的。它源于中医大家鲍友麟前辈。他生于年,卒于年。感兴趣的朋友,你可以查阅一下他老人家的学术生平。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鲍友麟前辈还刚刚行医。有一次,邻居介绍来一个患者。
这个人,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患前列腺增生,小便不通。
之前,他只能靠导尿来维持。但考虑他年龄偏大,实在不适合继续用导尿之法,于是就想求中医治疗。
当时,这个患者身体还算健朗,浑身上下没啥大毛病,只是这个小便,实在是难以通下,以至于小腹部满而作痛,吃不了饭,更无法活动。来看病的时候,导尿管还插着呢。
看舌脉,发现脉象弦滑有力,舌苔白厚。
当时,鲍友麟前辈还年轻,对治疗这个病,没啥把握。于是,他就给开了八正散,而且特别嘱咐,如果服药以后毫无改善,那就别耽搁,立即另请高明。
结果呢,一段日子以后,患者家属来找鲍友麟前辈看病。鲍师当时就问及老患者病情。家人说,老人家用了八正散以后,确实没有太大改善,于是就另寻一位老中医求治。没想到,几剂药下去,小便通了。前前后后吃了不到10剂。
鲍师一听,觉得非常新奇,于是索方药来看。
结果,这么一看,鲍师佩服不已。原来,白纸上只有四味药,这就是苦参、*连、*柏、*芩,各12克,水煎服2剂。
二诊时,原方不变。三诊时,加西*丸6克。
前前后后,确实不到10剂,患者就痊愈了。
这件事儿,对鲍师的触动特别大。从那以后,他将这办法牢记,在碰到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时候,就投用下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文老师,这故事,你怎么知道?
早年,我去我师傅家做客,看到书架上有一本《燕山医话》。我趁师傅心情好,赖皮脸索来阅读。鲍师的这段往事,就记录其中。我又将其摘录,珍藏至今。
说来,这也是蛮曲折的。都说中医是门手艺。偷艺,有时候也是必须得做的事儿。
这里面的道理,我想简单地给你说一说。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办法针对的是膀胱湿热型的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排尿难,这个在中医来讲,属于“癃闭”的犯愁。中医归纳它的病因,首先一个就是膀胱湿热。就是说,膀胱之邪,阻滞下焦,令膀胱气化失常,所以导致癃闭。
这类患者,往往体格壮盛,脉象可能弦滑有力,可能滑数,舌苔可能偏腻,或者呈现典型的舌红、*腻苔。小便或点滴不通,或者尿量少而短赤灼热。有些人可能伴随口苦口黏、大便干、口渴不想喝水、小腹胀满痛急等现象。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体格壮实,苔厚腻,脉弦滑,这考虑可能就是湿热蕴于膀胱。
这个时候怎么办?中医一般考虑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像八正散、大分清饮之列的方子,常常用到。
而医案里记载的办法,苦参、*连、*柏和*芩,显然也是在针对湿热之邪来治疗。苦参,清热燥湿而利尿。*连,清热燥湿,泻火解*。*芩,和*连类似,也是清热燥湿、泻火解*的常用药。*柏,同样清热燥湿,泻火解*。可见,当时的医家是瞄准了患者湿热之邪来治疗。用药非常专一精准。
等下焦湿热一除,患者膀胱气化正常,小便自然就通了。后来加入的西*丸,其实也是清热解*、消肿散结的。基本组成,是牛*、麝香、乳香、没药等。
文老师觉得,这一招,算是不错的临床经验。无论是对于专业读者,还是对非专业读者来说,它都很有价值,可以作为日后临证的参考。所以,我将其解读出来,和你分享。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办法不能久用。否则,容易伤阴,或者因苦寒而败胃。正气不足的人,不能用。
其实,对于民间中医来说,他们手中往往有一些高招,甚至是独门绝活。这些东西,虽然可能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但的确能给人带来帮助。文老师觉得,这样的东西,应该被积极抢救和挖掘。
譬如上头这个小经验。鲍友麟教授,已经离世多年。《燕山医话》,也早就少有人读。如果就这样埋没下去,恐怕又是中医发展路上的一种损失。而这样的损失,恐怕已经出现很多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