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中草药大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中医中药、有病不求人
李东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著作中有一个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芪当归汤。
*芪当归汤材料:*芪30克,当归、红枣各10克。
1、将*芪、当归、红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取汁;
2、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合并药汁。在每日的清晨饮上一碗即可。
功效:补养气血,可用于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面色萎*、头昏目眩、疮疡及不收口、关节疼痛等症的辅助食疗。
据史书记载,远在唐朝时期,*芪就已是寻常百姓家经常食用的大众保健药品。到了清朝,皇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因为*芪性微温,药性不那么猛烈,不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当归则是补血良药,常用于妇科各种病症,被称为妇科圣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补血还能活血,气血充足而不活,相当于一潭死水,对人体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
*芪和当归还可以作为炖料,与乌鸡一起炖,这样味道既鲜美,同时也调理脾胃,补充气血,这种汤尤其是对于月子期间的产妇来说更适合。
二、补益气血的根本是调养脾胃*帝内经讲的很清楚,胃经主血。就是说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
所以脾在《*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又被称为仓廪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脏的后勤部长,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
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既然脾胃是气血的来源,那么就说明食物是气血的原料而非是药物和补品,因为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吃饭、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吃补药吃补品才长出来的。
血的真正来源是脾胃,明白了这一点,您就应该明白吃饭的重要性。不要再去天天惦记着什么补药补品能养气血了。养气血就是要好好的吃饭,补血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食物来补。
在中医诊断中对胃气的强弱非常重视,胃气的强弱直接关乎到病情的轻重。
《*帝内经》在平人气象论中写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者曰逆,逆者死!就是说正常人的脉气都来源于胃,所以说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
人的脉象中如果没有胃气,那就叫做“逆”,逆就是会死亡!所以胃气虚弱就可以直接引发多种疾病,因为胃气虚弱直接的结果就是气血不足,而气血不足才会百病缠身。知道了这些您大概就明白了养护脾胃的重要性了吧!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中药材、中草药秘方、偏方,▼点击下方卡片▼即可查询!
如:腰痛、妇科、男科、补肾、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膝盖痛、颈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频、腹泻、小腹突出、痛经、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老年斑、衰老、阴虚、感冒、咳嗽、发烧、失眠、结石、咽炎、嗓子痛、头痛、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口臭、鼻炎、耳鸣、眼病、甲状腺、头皮屑、脚气、痔疮、手脚冰凉、风湿、盗汗、癌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风、老年痴呆、静脉曲张、补气、补血、补钙、瘦弱、肥胖、小儿疾病、瘦腿、瘦腰、湿气、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烟、经络、中成药、泡脚。。。更多
感恩分享点个在看,好运不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