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腺囊性增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Nature新研究科学家发现GREM1的
TUhjnbcbe - 2024/9/14 17:13:00
白斑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aowuzhiliao/36649.html

胰腺,人体一个消化的脏器,掌管着身体外分泌和内分泌,帮助人体调节血糖、糖原合成,并且分泌消化酶原,可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激活而发挥作用。

但胰腺被熟知却并非它的作用,而是胰腺癌。

在过去25年中,全球胰腺癌负担增加了一倍。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为4.29/10万,相比于15年前大幅升高。而由于胰腺深藏于腹部深处的腺体,往往大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就是晚期,生存率仅1年。

胰腺癌真的如此难治疗吗?

一、“癌王”胰腺癌被攻克?抓住一个关键或许就能逆转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刊登了一项,英国伦敦癌症的一篇研究报告。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胰腺癌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与晚期发现有关,研究团队设想,如果能将晚期胰腺癌细胞变成“早期胰腺癌细胞”,是否就能攻克胰腺癌。

抱着这样的设想,他们建立小鼠模型研究,以及对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分析,找到了一个。如果GREM1失活,胰腺上皮细胞在几天之内就能变成胰腺癌细胞;而如果让GREM1在癌细胞中活跃起来,癌细胞竟然几乎全部都“上皮化”了。

简单地说,如果胰腺癌细胞中有大量的GREM1蛋白,这会让癌细胞回到正常细胞状态来,胰腺癌也就不治而愈了。

综上可见,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点,或许有望帮助我们逆转胰腺癌的细胞命运,成功攻克胰腺癌。

二、胰腺癌专爱找这5类人

目前,胰腺癌无论从治疗还是预后方面来说,效果都不算太好,因此预防胰腺癌成了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以下5类人。

1、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

胰腺癌有2种遗传倾向,一种是确定的癌症综合征,P-J综合征患者,胰腺癌遗传概率达到11%到36%。第二种是家族性胰腺癌,这类人群大约有5%-10%的遗传率。

2、慢性胰腺炎

慢性炎症在长时间刺激下,可导致胰腺组织出现异型性增生,从而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3、糖尿病

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比常人高2.08倍。

4、胰腺良性肿瘤

部分胰腺良性肿瘤可能会癌变,比如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由于胰腺癌的发展进程十分快速,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

5、肥胖

肥胖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尤其是体重指数BMI30时,胰腺癌发病风险提升1.72倍。

如果你属于上述5类人群,那你被胰腺癌“找”上的几率会比一般人大,这时候你更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患工作了。

三、胰腺癌是“最强伪装者”

上文我们说到,胰腺癌的高死亡率与早期症状不明显有很大的关系。而胰腺癌是个特别狡猾的癌症,往往伪装成其他的疾病混淆视听,特别是这4种疾病。

伪装1:胃疼,不一定是胃病

由于都是消化器官,胰腺癌也会引起胃痛。和普通胃痛不同,胰腺癌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持续疼痛,痛感较胃痛更严重,且会向腰背部放射。

伪装2:脂肪泻,不一定是肠道炎

脂肪泻是肠道炎的典型表现之一,但它也有可能是胰腺癌的预警信号,胰腺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消化,所以当它出现问题时,消化功能也会出现影响,继而出现脂肪泻。

伪装3: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查出血糖高时,很多人都默认是糖尿病。可胰腺也有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当胰腺出问题时,也会影响到血糖的调节,致使血糖升高,多为突发性。

伪装4:皮肤黄,不一定是肝炎

说起黄疸,大家都会往肝病上靠,但也可能是胰头癌引发的。当肿瘤压迫胆总管下端时,便会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出现梗阻性黄疸,具体表现为小便深黄、陶土样大便、皮肤以及巩膜发黄。

胰腺癌很会伪装,所以大家要睁大眼睛,别被它“骗”过去了。

四、预防胰腺癌,做好这3点

对于一种疾病最好的治疗便是预防,那么怎么做能预防胰腺癌呢?

1、控制饮食、均衡摄入营养

胰腺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预防胰腺癌,尽量均衡膳食,多吃蔬果,少吃高脂、高糖类食物。长期进食这些食物,可增加胰腺负担,诱发胰腺炎,为癌症发生创造条件。

2、戒烟和限酒

香烟中含有烟焦油、苯并芘等致癌物,在进入胆管后可反流进入胰管,长期刺激下很容易使胰管上皮发生癌变;而酒精可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腺负担,提升胰腺“生病”的几率。所以,想要离胰腺癌远一些,先戒烟、限酒。

3、减少放射性物质接触

尽量远离焦炭、石棉、煤气、联苯胺等放射性物质远一些,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也会提升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如果因工作需求等原因不得不接触,那一定要做好防患,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胰腺癌确实比较“难搞”,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还是提前设防,远离危险因素,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检查确诊,争取早期治疗,这样才有希望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

参考资料:

[1]SiegelRL,MillerKD,FuchsHE,JemalA.Cancerstatistics,.CACancerJClin.;72(1):7-33.doi:10./caac.

[2]陈亮.如何预防胰腺癌[J].中华养生保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Nature新研究科学家发现GREM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