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健国康:养生,不仅要养身体,更要养情绪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生活圈》采访时,提到了自己的养生秘诀居然是“少心没肺”。
张院士解释,“少心没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被不良情绪困扰,心态要平和,对人对事要宽容。
很多人把养生狭隘地理解为注意饮食,多运动,多泡枸杞,多喝茶,却忽视了情绪对身体的作用。
但事实上,情绪就像是身体上的一个调控阀,引导着我们的健康走向。
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说,她以前是一个很容易情绪化的人。一些很小的事,都能让她的情绪产生波动。
比如,老公回到家没有换鞋,直接走进客厅,把地板踩脏了,她会生气;
吃完饭后,老公没有主动帮忙洗碗刷锅,她会闷闷不乐;
儿子放学后,总顾着玩,不肯做作业,她会大发雷霆;
和同事的关系处得不顺,她有时会被气得睡不着觉。
这几年,她越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看起来比真实年纪大了好几岁。
脸上的色斑多了,皱纹明显了,皮肤松弛了,这让她感到很不安。
于是,她专门到药店,开了很多滋补的中药。
这个药汤,那个花茶,花样百出,喝了好长一段时间,效果并不明显。
她一度以为有养生秘方兜底,自己生点气也没关系。
结果,后来,她每次生气的时候,胸部都会疼痛,严重时甚至会感到呼吸困难。
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患有囊实性结节、乳腺增生。
医生叮嘱她在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心态。
其实养生,并不只是养身体,更要养情绪。
在中医理论里,“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身体不好,很多时候都是情绪打了败仗。
有人曾说:“一个失落的灵*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得多。”
负面情绪,就像是埋藏在体内的一根刺,不把它软化,它就会一点点地刺伤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