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腺囊性增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手术的临床 [复制链接]

1#

一,正确认识微创手术的作用:

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手术的最大优势和发明动机是对于触摸不到的小的病灶进行活检诊断和切除,诊断目的重于治疗目的。切口美观只是次要的优点。对于一些可以触及的小肿块,如果不具有下述的禁忌症,也可主要出于美观的目的施行微创手术。

微创也有肿块残留复发的风险,经严格选择病例和合格的手术操作,可以达到和传统手术相近的残留率;也有渗血,感染等传统手术具有的并发症风险。微创也只解决所针对的肿块的诊断和切除,不会降低或消除其它部位甚至邻近部位的肿块再发风险;更不能解决乳腺所有的问题,如小叶增生依然存在,仍需随访和治疗。

二,手术适应和禁忌症:

1,适应症:不具有以下禁忌症的乳腺低回声实质肿块和无回声囊性肿块的切除和活检。

2,绝对禁忌症:凝血功能差,PT延长>3秒、KPTT延长>5秒。

3,相对禁忌症:a,肿块长径径大于旋切刀的槽长(8号旋切刀槽长22mm)。b,肿块过小,直径小于4-5mm,尤其于月经前检查且肿块边界欠清者,需月经后1-2周复检为妥。c,肿块位于乳晕下方或附近,且尚未生育哺乳者,哺乳期积乳囊肿的发生率较高。d,肿块位置很深,紧贴肌层,且位于肋间隙的转弯处(约胸骨旁2-4cm)。e,肿块活动度过大,术中定位刀杆困难。f,肿块明显不规则。g,双侧乳腺均有肿块,且恶性不能排除时,一般仅做一侧肿块切除,以免先手术侧病理诊断为恶性,癌细胞通过同一把微创旋切刀种植于另一侧腺体术野。如果使用两把微创旋切刀可以避免这一风险,明显增加费用。相对禁忌症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来部分解决。

三,所需器械和设备:

Mammotome系统和旋切刀、超声仪器、小手术包(至少含有尖头手术刀、血管钳、5ml或10ml注射器、纱布)、麻醉剂(一般为2%利多卡因5ml共4-5支)、消毒材料、N.S.ml×1瓶、创可贴、胸带。

四,术前准备:

1,对于有出血风险或年老体弱的患者需要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2,B超检查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必要时术前B超定位。

3,准备麻醉药物和抗菌药物,必要时备止血药物。

五,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位,如肿块靠近腋前线,可侧卧位。B超再次定位。

2,常规术野消毒铺巾。消毒B超探头和旋切刀。

3,B超定位,将探头调节为垂直于皮肤,平行于身体中线或横切面,便于在探头中轴延长线上取切口。如果肿块为明显长梭型,可以将探头中轴线与肿块长轴重叠,于此线上取切口。

4,于肿块周围浸润麻醉,范围要求覆盖切口和肿块周围,深度要求达肿块深部;必要时用长注射针头在B超引导下麻醉腺体后方。

5,于预定切口部位取切口3-5mm长,刚好容下旋切刀头即可。

6,旋切刀头通过自检后,改为position状态,关闭旋切槽。横置刀头经切口进入皮下,沿B超探头中轴线进刀,在B超引导下,仔细调节进刀的角度和深度,尽量做到旋切刀槽位于肿块正下方。

7,调节旋切刀为sample状态,开始旋切肿块,条状标本即使从标本窗取出。如果肿块宽于旋切刀槽宽,需要改变旋切刀的角度向两侧旋切,确保充分旋切肿块,直至B超显示肿块已完全切除。如出血较多或标本没有随刀退出,改为clear状态吸引,吸出标本和积血。

8,改旋切刀为position状态,关闭旋切槽。顺刀道拔出旋切刀,挤压刀道内积血,必要时局部加压止血7-10分钟。

9,创可贴覆盖切口,覆盖较厚敷料固定,胸带加压包扎。尽快完成这一步骤,并争取过程中持续术区加压,减少血肿发生的危险。

10,标本送病理检查。

六,术后处理:

1,术后3天左右:去除持续加压的胸带;期间尽量避免出汗;可口服抗菌药物防感染,需要时可能服用更长时间。

2,术后7天左右:去除覆盖的纱布;

3,术后10-14天左右:期间停用治乳腺病的中成药和其它活血药物;期间避免剧烈活动患侧手臂。门诊复诊,去除创可贴,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取病理报告。

4,3~6月左右:门诊随访复查B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