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是恶性肿瘤之最,大概60%—70%的病人最终会出现骨转移!但是,骨转移的乳腺癌病人生存时间相对不错,5年、6年的病人很多,10多年的病人也不鲜见,据以往资料显示乳腺癌单纯骨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大约是4年!
骨转移初期可能有一些迹象,比如骨痛、高钙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肿瘤标志物(CA、CEA)升高等,如发现这些迹象又没有明确的原因时要考虑骨转移。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是骨转移初筛的检查方法,敏感性比较高,较X线平片早发现转移灶3—6个月。但是,核素扫描假阳性的情况也不少,骨折、骨关节炎等病损时也可能出现造影剂浓聚而成假阳性。
核素扫描发现异常、怀疑骨转移时,需要进一步做CT、X线、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磁共振敏感性要好一些,CT较为方便。
PET-CT诊断骨转移敏感性、准确率都比较好,不好的是太贵,不推荐常规应用。
乳腺癌骨转移大多呈溶骨性,就如同虫子咬一样,脊椎骨、骨盆、股骨又是易转移的部位,若不加干预,骨折的情况就要多了,病人一旦卧床生存时间肯定大大受到影响,因此,治疗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得以继续!
乳腺癌骨转移以四个方面治疗,全身性治疗、骨改良药物、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
骨转移无疑是晚期情况,治疗之前须分清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激素受体阳性是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病理类型,三阴性内脏转移要多一些。
若单纯骨转移且激素受体阳性,可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一线的、二线的,一些新的药物也入医保了。若Her-2阳性则需要联合靶向治疗。若骨转移合并内脏转移对生命有威胁则考虑化疗,要快一些。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与化疗联合使用,可以与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仅推荐三阴性乳腺癌使用。
放疗、手术是局部治疗方式,对人的创伤比较大,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选择放疗、手术时要慎重、权衡利弊。
骨转移改良药物有两类,双膦酸盐类和“地舒”药,抑制骨质破坏,很多病人使用后可使骨破坏的地方慢慢钙化了,变得稳定了。
乳腺癌骨转移能活多少年?不能一样吧?基因分型、组织分化、内脏转移、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等因素对生存都有影响。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猜你还想看:乳腺增生的“祸根”公布了,三种食物能不吃别吃了,馋也别吃乳腺增生不用怕,做对这5件事,肿块消失,乳腺畅通!乳腺癌早期,会有哪些异常?千万别忽视这6大“蛛丝马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