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4347857.html内容要点
1.骨质疏松的评价标准和标准治疗
2.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种类及机制
3.原发性骨质疏松如何搭配药物联合治疗
PARTONE骨质疏松的评价标准和标准治疗
目前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评价标准就是双能X线测试的骨密度检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双能X线片评价重点部位骨密度(腰、髋、腕),以替代骨质量(其实是贡献80%骨质量,剩余20%为有机质,如胶原等等)。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T值-1.0为骨量正常,-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
还有一种骨质疏松的评价标准为骨代谢的生化指标,主要包括4类:(1)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血钙,血磷,血镁,尿钙,尿磷等。(2)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3)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4)与骨吸收有关的生化检查:这些指标反应体内的骨代谢状况,但临床未普及。
PARTTWO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种类及机制
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包括(1)抑制骨吸收药物:减少骨钙流失,如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2)促进骨形成药物:促进骨钙形成,如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双重作用:雷尼酸锶,金天格,仙灵骨葆胶囊。临床上通常采用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三联用药来治疗骨质疏松。
PARTTHREE原发性骨质疏松如何搭配药物联合治疗
所谓原发性骨质疏松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退行性病变,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先讲I型,绝经的早期可以考虑激素替代以及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之后可以转为一直骨吸收药物或者促进骨形成药物。但雌激素可以引起乳腺增生,还有子宫内膜增生,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没有以上风险,但是容易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有血栓风险的患者慎用。甲状旁腺素用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而对其他的药物疗效不好或者有禁忌证的情况下。降钙素除抗骨质疏松外,还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有鼻喷、肌注、皮下注射剂型,适合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或者不能服药的患者。
双磷酸盐临床使用最长,范围最广,也是骨质疏松首选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针等。前者主要的副作用是上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后者主要的副作用是一过性流感样症状,通常在第一次明显。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也就是老年男性,治疗药物中剔除性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要强调原发疾病的治疗。